
在涂装过程之中,防腐涂料的耗费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因此其耗费量并非固定不变的,每项钢结构项目都有其共同的耗费特征。另一方面,在钢结构防腐涂装中,涂料耗费是不可防止的,但是过度的耗费不仅需求咱们耗费更多的涂料,还会直接导致工程成本的添加,同时添加VOC的排放,加大环保压力。因此,将防腐涂料的耗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可以防止涂料的糟蹋,下降项目的总体成本,同时也可以在施工之前对防腐涂料的耗费有一个更准确的理解和了解耗费的具体原因。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涂料损耗原因
钢结构防腐蚀涂料的损耗系数是指实践运用量与理论运用量的比值减去1,一般以百分数表明。其公式为:涂料损耗系数=(实践运用量-理论运用量)/理论运用量。影响钢结构防腐蚀涂料损耗的要素有多种,包含:涂层规划额外膜厚与实践涂装膜厚、外表粗糙度、钢结构类型、涂装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具、施工现场环境要素、施工作业人员技能水平,以及其他涂料损耗等要素。
规划额外膜厚与实践涂装膜厚
在各类世界或国家标准中都规定了规划膜厚的要求,例如在ISO 12944:2017《色漆和清漆 防护涂料系统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中规定了在不同环境下规划的额外干膜厚度值。为保证涂装质量,膜厚的丈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所有待检测区域的膜厚算术平均值应不低于干膜额外厚度值;
2. 所有待检测区域的膜厚值应不低于干膜额外厚度值的80%;
3. 检测点中低于干膜额外厚度但等于或大于80%干膜额外厚度的检测点应不超越总检测点的20%;
4. 所有待检测区域的膜厚值应等于或低于规定的干膜最大厚度值,若无规定,则参照ISO 12944-5。
这就是钢结构涂装行业中的“双80原则”,在某些项目中也有更高要求的“双90原则”。由于设定的理论运用量是依据额外干膜厚度计算,但实践的涂装作业中,为满足“双80原则”或“双90原则”,必然会将整体的膜厚喷涂过厚,从而导致实践运用量的添加。一般情况下,规划额外膜厚与实践涂装膜厚的损耗系数为20%~40%。
外表粗糙度
在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一般选用喷砂或抛丸的方法对钢结构进行前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Sa 2.5级或更高等级的底材处理,以保证漆膜的附着力和防腐蚀性能。由于运用的磨料种类不同,底材外表的粗糙度也会有所差异。
此外,防腐蚀涂料的理论用量是以在完全平整的底材上施工为基础的,但实践上,底材外表越平整,损耗越少。然而,涂料的附着力与底材外表粗糙度密切相关。当钢结构底材外表形成深浅不一的凹凸作用时,凹凸结构会添加底材外表积,从而进步基材与漆膜之间的机械啮合作用,使漆膜在底材外表具有杰出的附着力。
需求注意的是,钢结构外表的凹陷处的涂层膜厚一般要大于凸起处涂层膜厚。这是因为漆膜凸起处的涂层膜厚对整体漆膜的防护性能影响较大,所以在检测漆膜厚度时,只认可凸起处的涂层膜厚。这样一来,凹陷处的漆膜就被视为“填坑”,形成了无法防止的涂料损耗。因此,在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这种损耗,以进步涂装效率和下降成本。
钢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法
钢结构的几许造型会对涂料的损耗率发生影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尤其是当钢结构外表的外观较为平整时,其涂料损耗率一般较低。然而,当钢结构中含有筋板和斜撑结构时,在进行涂装作业时涂料的损耗率就会显著添加。假如斜撑结构是开放式的,那么涂料的损耗会更大。总之,钢结构几许外观造型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了防腐蚀涂料的损耗,这或许会导致超越2倍以上的损耗率。
此外,同一种钢结构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涂装施工方法也会具有不同的涂料损耗率。其中,刷涂和滚涂的涂料损耗率最低,但是效率也相对较低。而无气喷涂则具有较高的涂装效率,而且能够形成质量更好的涂膜,因此现在市场上广泛运用的涂装方法就是无气喷涂。
施工工艺控制及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在涂装施工过程中,假如不能连续进行作业,就会导致多次打磨和清洁,这不仅糟蹋了人力,还耗费了更多的涂料。此外,待涂钢结构的角度和方位也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喷涂作业角度和姿势,从而间接地影响涂料的损耗。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也非常重要。例如,假如喷涂作业时被涂物外表与喷枪成45°角,涂料的损耗会高达65%。因此,要进步涂装效率和下降损耗,有必要注意这些要素。
施工环境要素
涂料施工环境的质量受到温度、湿度和风速等三个要素的影响。依据ISO 8502-4标准,底材温度应比环境露点温度高3℃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85%。此外,施工和固化过程中温度差过大会导致涂膜龟裂,而湿度过大则会影响涂料成膜,从而下降防护作用。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能规定》建议风速为0.25~0.75 m/s,但实践露天施工现场的风速是不可控的。在户内喷漆房中施工作业的损耗率约为10%,而在无风的野外场地则为20%,有风时损耗率会升至20%以上,高空有风时施工作业的损耗率甚至或许超越100%。
其他涂料损耗要素
除了上述耗损要素外,涂料在现场施工中的糟蹋也是不可防止的。例如,涂料在运用过程中会洒溅,辊涂和刷涂时,漆辊和漆刷上会残留一些涂料。此外,漆罐在用完后仍会残留一些涂料无法完全运用。在替换涂料种类的过程中,稀释剂和少量涂料的损耗也无法防止。特别是运用长管道供漆时,替换涂料或清洗管道时,损耗的涂料会更多。关于含有A、B两组分的涂料,由于适用期的原因,或许存在调配后未运用而超越适用期导致的糟蹋。这类损耗一般为5%~10%。
在涂装完毕后的钢结构件上,还会发生因运输或吊装过程中的磕碰、挤压或焊接等工艺操作导致的涂膜破坏,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复涂和修补等操作。这类损耗一般为20%~40%。
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涂料损耗应对措施
规划额外膜厚与实践涂装膜厚
现在,人工喷涂是钢结构防腐蚀涂装的主要方法,因此无法完全防止规划额外膜厚与实践涂装膜厚对涂料损耗的影响。然而,咱们可以经过进步工人的涂装技能水平,严格遵循技能工艺进行施工,以及选用垂直于被涂物外表的施工方法,间隔0.3至0.5米的距离,进行50%压边的十字交叉施工等操作,尽量使涂层厚度均一化,以减少因涂层厚度差异所导致的涂料损耗。
外表粗糙度
在钢结构防腐涂装的过程中,粗糙的外表能够添加涂层与被涂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防护作用和附着力。但是,这需求粗糙度巨细适中才能完成。假如粗糙度与涂装计划不匹配,则会对钢结构的整体防护发生不良影响。依据ASTM D 3276-2007标准,粗糙度数值应为涂层系统的1/4~1/3,以保证涂层的整体防腐质量和附着力。一般,钢结构项目的防腐系统会挑选粗糙度为40~75 μm的外表。
钢结构类型及施工工艺
为了保证钢结构的涂装质量,应依据其结构类型挑选不同的施工工具和工艺。关于体积较小的钢结构和局部修补,可选用辊涂或刷涂的方法进行施工。而关于焊缝、边角等难以涂装的部位,则需先进行预涂处理,以下降涂料的糟蹋。此外,合理的施工流程也有助于控制油漆损耗,如安排工种间的交叉作业,减少因焊接、吊装等原因形成的返工。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钢结构,应规划并挑选适合的施工流程,以有效地控制涂料损耗。
施工环境要素
在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有很多环境要素会影响涂料损耗,如风力、湿度、环境温度、钢结构外表清洁度和照明等。其中,风力对涂料的涂装效率影响最大,而且在大风环境中施工或许会导致涂料干喷,下降涂层整体的防护作用。因此,应尽量在室内进行涂装作业,若野外有较大的风时应终止喷涂作业,若有必要要在室外进行喷涂作业,则应当进行适当的保护后再作业,从而减少漆雾飞扬形成的涂料损耗。其余施工环境要素应当符合技能规程要求。
其他涂料损耗要素
在涂装作业中,挑选适合钢结构尺度的辊筒和刷子类型和尺度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考虑涂料的种类、外表状态和尺度巨细,以保证选用合适的喷嘴原料和口径。假如涂料黏度较大,应挑选较大口径的喷嘴以防止堵枪,而假如钢结构构件尺度较小,应挑选喷幅较小的喷嘴以防止涂料在施工过程中两边的损耗。此外,喷嘴在运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假如磨损过大导致喷幅变形,应及时替换以防止涂装损耗。
在喷涂作业中,最好运用专用的喷涂设备来喷涂对应种类的涂料,以减少因反复替换涂料种类而进行的清洗喷涂设备导致的涂料损耗。关于双组分涂料,应有计划性地运用,需求用多少就调配多少,以防止A、B两组分涂料配制时间超越适用期而导致的涂料损耗。在施工作业时,要尽或许地将容器中残留的涂料全部涂装完,以防止容器中剩余有较多的涂料导致过多的损耗。此外,施工方应安排专人对施工作业的防腐涂料损耗进行控制和管理。最后,涂料的施工作业设备需求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以保持杰出的运用状态,防止在涂装作业过程中呈现反复维修设备而发生额外损耗。
在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中,涂料损耗的要素繁多,其中一些属于不可防止的“系统损耗”,但更多的损耗可以经过对施工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有效控制来下降或防止。倘若能有效地减少整体涂料损耗,就能进步涂料利用率,进而下降整个钢结构项目的成本,减少VOC排放和“三废”处理,从而既进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